集中协调式信号灯介绍
2025-04-11 淄博沃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集中协调式信号灯是一种基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信号控制方案,通过三级分布式递阶控制架构实现区域交通流的动态优化。以下是其核心特点及技术要点:
一、系统架构与组成
三级分布式控制结构
系统采用中心控制级-区域控制级-路口控制级的三级架构(见图2):
中心控制级:负责全局协调,分配服务器职责,管理设备参数、实时监控、特勤任务等,并通过数据库服务器(如MySQL)与区域服务器协同工作。
区域控制级:作为实时优化的核心,通过工业PC和光纤通信连接各路口信号机,实现自适应协调控制及故障监测。
路口控制级:由信号控制机和检测器组成,执行具体信号灯控制,支持感应调节、多时段方案切换等功能。
硬件与通信技术
信号机采用32位微处理器和模块化设计,支持断电解锁保护功能,避免因断电丢失控制参数。
通信方式多样化,支持光纤、无线电专网、RS485/232接口等,确保中心与路口间的实时数据传输。
二、核心功能与技术优势
动态控制模式
多时段自适应:根据交通流量自动划分时段,高峰时段采用自适应控制,平峰期实现干线“绿波”协调,减少停车次数和延误。
感应控制:通过线圈、视频检测器实时采集车流量数据,动态调整绿灯时长,减少绿灯空放。
特勤任务:支持警卫预案控制,保障特殊车辆优先通行,同时最小化对社会交通的影响。
安全与稳定性
故障自检与降级:检测绿冲突、信号灯故障等严重问题后自动切换至黄闪或关灯状态,普通故障(如通信中断)则降级为本地控制。
行人安全保障:设置专用行人相位和绿闪时间,消除人车冲突,例如行人绿灯后增加3秒绿闪和2秒全红过渡。
智能优化算法
基于实时交通数据(流量、占有率)进行配时优化,支持干线协调(绿波带)和区域自适应控制,提升通行效率达30%以上。
三、应用场景与案例
城市主干道:国内140多个城市已部署此类系统,例如上海松江区通过区域协调控制减少高峰拥堵时长约20%。
复杂路口管理:适用于十字、丁字、环岛等交叉口,支持48路机动车灯组和16路人行灯组控制,满足高流量需求。
特殊场景:如警卫车队快速通行、大型活动交通疏导,通过中心手动干预实现信号强制切换。
四、技术参数与标准
电气性能:电源范围AC176-264V,功耗<30VA,支持10kV防雷击。
环境适应性:工作温度-20℃~70℃,湿度5-95%,适用于极端气候条件。
扩展性:支持外接倒计时器、可变信息板等设备,兼容NTCIP协议,可接入第三方系统。